杭后头部
 
搜索

首页 杭后概况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魅力杭后
杭锦后旗欢迎您!
当前位置 >> 首页>>杭锦后旗政府网>>政务公开>>动态信息>>乡镇动态
乡土文学专栏 三道桥
  发布日期:2018-07-06 来源:宣传部 编辑:张婧宇
 

  三道桥,是杨家河上的第三座大桥,因此而得名。因为杨家河和米仓县,所以三道桥很出名。走到杭锦后旗的任何一个地方,说起三道桥,人们都略知一二。每年夏天在巴彦淖尔各地的瓜果市场上,“三道桥西瓜”总是叫得最响、卖得最火。三道桥的集镇规模在全旗排第二,是第一个乡改镇的地方,也是第一个建起居民商住楼的镇。

  三道桥街面东西长约1.5公里,杨家河由南向北穿过镇中心。20多米长的桥面下,黄河水悠悠地流向万亩良田。常言道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看着一眼望不到边、倾力造福桑梓的杨家河,没有人不为之感动。

  杨家河全长约58公里,灌域面积100多万亩。作为枢纽和骨干工程,杨家河对于三道桥一带的土地开发和西边乌拉河的开挖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据史料记载,清光绪末年,山西河曲县杨满仓杨米仓兄弟随父亲来河套谋生。杨满仓投奔五原地商王同春,杨米仓投奔磴口协成地商薛成士。因杨氏兄弟吃苦耐劳、聪明能干,从而得到了掌柜的信任和赏识,后来成为渠工头和长工头,逐渐积累了治水经验和一定的财富。经过精心准备,再加有地商的支持,于是,就有了1917轰轰烈烈开挖杨家河的壮举。

  但让杨氏兄弟没有想到的是,在开挖中,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得多,尤其是严重缺钱,导致工程干干停停,还得筹借高利贷。一个接一个的难题,悬在头上、压在心里,致使杨米仓、杨满仓及其子弟杨茂林、杨春林身心俱疲,于十年内先后病故。虽然艰难困苦,但杨家后代仍不改初心,想尽千方百计,挖渠不已,直至功成。杨氏三代相传、前赴后继开挖杨家河,实在可歌可泣!

  因为杨家河,所以,三道桥一带农事兴旺、商业繁荣。19422月,傅作义在河套实行新县制,在三道桥设置米仓县,当时叫新隆镇,辖地主要是杨家河灌域和乌拉河下游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39月,米仓县改为杭锦后旗。1958年,杭锦后旗政府由三道桥迁到陕坝。曾是16年县()政府的所在地,三道桥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和精神财富,对后代影响深远。

  逝者如斯夫。如今,吃苦耐劳、坚韧不拔、开拓进取的杨家河精神,已深深扎根于三道桥这片热土,流淌在百姓的血脉中。由于精耕细作,驰名的西瓜使三道桥成为重要的瓜果集散地,吸引了四方客商。公司+农户及合作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,使瓜菜和奶牛成为三道桥的支柱产业,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。来到三道桥街上,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商铺密布,人来人往,商贸市场常年繁荣。三道桥的西瓜沙又甜、三道桥的豆腐烩不烂,百姓口口相传,驰名河套大地。三道桥的敏敏豆腐,在陕坝超市已成为知名产品,深受顾客青睐,供不应求。有人说,三道桥的豆腐之所以好吃,是因为水好。更重要的是三道桥人厚道,能用心做事。

  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三道桥有着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。2005年,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于鸿君,感念故土、回报家乡,自筹资金建起了教学楼、宿舍楼、体育场俱全的顺利学校。他秉持知识改变命运的办学宗旨: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接受教育,让贫困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。十几年过去了,2000多农村和贫困学生在这里接受了良好教育,奠定了人生美好未来之基。

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杨家河水哺育了三道桥人乐于助人、见义勇为的高风亮节。1995年寒冬时节,永跃村民兵连长段永胜在海子冰窟里不惜牺牲自己、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事迹,至今在巴彦淖尔大地仍广为传颂。

  追根溯源,献身精神来自于先辈的红色血脉传承。早在19277月,中共临河县委就在三道桥设立了党支部。一些共产党员秘密活动于热水村(由于土地盐碱化相当严重,导致灌排时产生化学反应,引起高温,故起名热水”)一带,宣传党的思想,组织群众对敌斗争。1955年底,从热水村分出一部分设置七六村,以纪念党的七届六中全会,缅怀当年秘密活动的地下党员。

  百年流淌杨家河,全力造福三道桥。如今的三道桥,社社通油路,户户住新房。农民物质富裕、精神富足,医疗有保障、娱乐有场所,生活有如芝麻开花一一节节高。

  伫立杨家河桥,深深感念带来今兹美禾,来兹美麦开发杨家河的先辈。漫步杨家河畔,默默祝福三道桥人民今兹富裕,来兹富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 
 
杭锦后旗人民政府(主办) 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办公室(承办)
Copyright 2006 Bayannur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09004011号-1
联系电话:0478-6624389 Email:hhzfb_xds@163.com
巴彦淖尔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(技术支持) 联系电话:0478-86555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