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蒙海镇党委深入探索党建促脱贫攻坚新思路和新方法,以“干群联心、部门联动”为枢纽;以“推进产业扶贫、推进队伍建设”为抓手,以“强化精准意识、强化自治意识、强化从严意识”为保障,切实发挥好村党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干部帮带三大作用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,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。
干群“联心”,奏好脱贫攻坚协奏曲
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,切实做到“田间地头频出走,干群联心助脱贫”,实现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的发展目标,全镇包村领导干部、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,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宣传扶贫政策。通过走进群众、亲近群众、帮助群众的“扶贫干部大走访”活动架起干部与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走访中扶贫干部认真做好民情日记的记录,针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,迅速列出问题清单、任务清单,及时与镇村和有关部门联系,确保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。紧紧围绕巴彦淖尔市脱贫攻坚“十个一”工作法,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全部实行“挂图作战”,让所有扶贫干部对自己所包贫困户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
部门“联动”,打赢脱贫攻坚持久战
举全部之力,行帮扶之举。目前包扶蒙海镇的帮扶单位共9个,扶贫领导干部达147人,9个村共27名驻村工作队队员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上级包扶部门与镇党委认真履职,责任到人、任务到人,先后与扶贫、发改、水利、交通、文化、教育、卫生、民政等部门协调联系,通过农业综合开发、土地整理、千亿斤粮食、京津风沙源等项目对全镇12.5万亩的土地重新进行了基础设施配套,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加大对重点贫困村项目和资金投入,实施了乌兰、红建、蒙海、黎二、西渠口五个村“三到村三到户”扶贫项目,根据各村的实际实施了排沟畅通、打井灌溉、小公路上砂、新建圈舍等工程项目,提升了贫困村社的综合生产能力。高质量举办了巴彦淖尔市文化、科技、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,市、旗、镇三级部门把业务工作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,真正让“三下乡”成为“常下乡”,用实际行动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推进产业扶贫,促进农民增收
今年,镇党委紧紧围绕产业增收,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,将“党建引领产业发展”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示范项目,着力发展多种立体农业的经济模式,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。一是放宽眼界,周密部署。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、粮食主体功能区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“三区”同建的发展思路,通过旗委建龙头、镇党委建基地、村支部搭平台、党员齐发动、合作社帮经营的方式,2018年签订优质高效小麦订单4700亩,实施轮作倒茬示范片2万亩。全镇连片种植35片,其中玉米连片9743亩,小麦连片5819亩,瓜菜连片320亩。二是因地制宜,紧盯落实。通过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,对集中连片种植的农户提供项目补贴,打造了全旗最大的小麦集中连片种植试验示范片4300亩;在西渠口村田园综合体园区内由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,每亩每年800元,保证了农户流转土地上收益达到平时种植收益水平,受益农户为60户297人。西渠村5社、6社利用农业合作社的带动辐射作用,多管齐下,大力开展瓜菜连片种植,有效推动了全镇瓜菜种植的全面发展。截止目前,连片种植瓜菜已达500多亩,重点种植油菜、西瓜、番茄、葫芦等。
推进队伍建设,发扬担当作风
镇党委坚持“哪里有贫困,哪里就有干部”的理念,拧紧关键少数,注重在扶贫骨干队伍建设上下功夫。一是加强教育,建强队伍。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,培训第一书记9人,帮扶责任人112人,扶贫干部35人,村干部36人,同时,制定了每周二定期召开脱贫攻坚专项调度会议制度,规定领导班子、扶贫专干、驻村工作队学习相关扶贫政策及知识不得少于2次,并要求村干部带头学习扶贫政策,熟练扶贫政策知识,让村干部和贫困户知晓相关政策。二是加强引导,统筹兼顾。五月初开始进村入户,对全镇辖区内所有贫困户入户调查,9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全部设立伙盘,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,截止5月底,共进村入户460余人次。三是内外协调,齐头并进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需要选人,采取从现任班子中留任、从后备干部中选拔、从镇里下派等方式,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。特别是将一些眼界开阔、具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老同志选为党支部书记,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实行“雁归巢”计划,将本土流动党员或能人企业家请回来兴办乡镇企业,邀请他们带领贫困户闯路子、挣票子。截止目前,按照“一企联一村”的目标要求,9个村和9个企业全部建立起了结对帮扶,并初步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。
强化精准意识,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
脱贫攻坚,贵在精准。一是强化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。按“七步法”的要求做到精准识别,即农户申请,小组评议、村名代表大会审核、村委会公示、镇政府复核、旗扶贫部门批准以及扶贫对象签字。公布监督电话,做到民主评议不走过场、不流于形式,公示公告按时如期进行,整体工作公开透明,识别出的贫困户被群众认可。二是全力做到帮扶措施精准。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享受一项以上的扶贫政策,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扶贫政策,通过“点穴式”和“靶向式”的工作方法,因户制宜、因人定策。例如西渠口村3组贫困户王润生,由于因病致贫导致个人没有劳动能力,在帮扶中镇党委和包扶单位为他制定了产业规划,购买了7只基础母羊,除此之外,村支部还为他介绍工作,在养羊的同时为附近工地绘图,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。
强化自治意识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
创新村级治理工作理念,在全镇范围内推行基层“微治理”。采取自治+法治+德治“三治结合”,探索出了“村民自治、群众主体”的做法。根据当前部分群众道德观念弱化、拒缴水费、不出工,不筹资、利益至上、规矩意识不强等问题,坚持以法治“定分止争”,以德治“春风化雨”,以自治“消化矛盾”。坚持以“六个一”办法来治理乡村,即一次村民大会(约定)、一张榜公布(让群众明白)、一个明白卡(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)、一份告知书(应尽责任)、一套诚信体系(惩戒不诚信村民)、一份诉状(解决极端农户不履行义务)。通过“六个一”,进一步创新农村管理模式。按照“谁受益,谁负担”原则,村民自愿出资或出力,实现了村民“要我监督”到“我要监督”的转变。现选取西渠口村、柴脑包村、新渠村作为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试点,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养成科学、健康、文明的生活方式。
强化从严意识,提升脱贫带动能力
一是从严抓落实。全镇以纪检书记为组长、包村领导为副组长成立了9个督查组,围绕政策宣传、责任落实、项目进度、驻村工作队在岗情况、群众满意度等情况,采取实地核查、查阅资料、走访群众等方式,对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查,设立了《蒙海镇脱贫攻坚工作检查日记》,实行“两天一督查、一月一通报”,对督查中出现的问题列出清单,限期整改。二是从严抓监督。 纪委对脱贫攻坚、城乡低保、一事一议项目等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进行“再监督、再检查”,及时提供、参与排查问题线索及调查核实工作。同时,加强对党务、政务和村务公开监督,要求各村党支部和监委会对民生项目、资金、物资的发放条件、标准、对象等采取多种形式公示公开。